yabo网页版雨水連綿,南丹東路上的天際花園小區,往返垃圾箱房的路途有些辛苦,解旻宇卻樂此不疲。從幼兒園中班開始嘗試垃圾分類,如今上三年級的他分類了五年,熱情不減:“我覺得新的垃圾箱房長得像變形金剛,很有趣!很時髦!”
因為時髦有趣,所以分類,《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五年之際,對垃圾分類有自己理解的小旻宇,他的堅持可用來回應對於上海垃圾分類能否持之以恆的疑惑。
推進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的這五年,上海用心用情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帶動更多居民養成分類投放的好習慣,推動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
最新公布的“成績單”反映了上海對“新時尚”的認同和踐行:今年前5個月,上海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分出量為7627噸/日、2.1噸/日、9111噸/日,干垃圾清運量為17060噸/日。與2019年6月的數據相比,“三增一減”效果顯著,濕垃圾增加70%、干垃圾減少17%。
目前,97%的市民已自覺履行分類義務,全市居住小區分類達標率從《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前的15%提高到了95%。
對分類投放垃圾的過程進行強有力的約束,尤其是限定投放點和時間,能確保有限的人力對投放者的分類情況進行高效監督,逐步將外部監督壓力轉化為投放者內心分類的自覺。
然而,當制造“麻煩”的目的已基本達成,人們基本養成了分類習慣,是否該把“方便”還回來了?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前后,2.1萬個投放點經歷了一輪改造以適應新的分類要求,但它們中的一些在設計時欠缺考量,又或者經過高強度的使用,如今老化破損。
天際花園小區兩座垃圾箱房此前就有投放口的設計問題,日均25桶至40桶的干垃圾明顯多於其他三類垃圾,但投放口的數量和大小卻“一視同仁”。“晚高峰”時,擠在臭烘烘的垃圾箱房前排隊,讓不少居民發了牢騷,個別居民雖然分好類,但不想多等一秒,扔下垃圾袋就走。
“當大部分居民養成了分類習慣,跟不上居民生活規律、滿足不了大家合理需求的規定應該有所調整。”徐匯區綠化市容局副局長曹丹俊表示,徐匯區正全面推進生活垃圾投放點的改造提升,今年,全區269個小區計劃對垃圾箱房實施專項更新,目的之一就是讓分類投放的環境更友好。
經過改造,天際花園小區的垃圾箱房有了兩個干垃圾投口,排隊問題緩解﹔體型較大的可回收物設專區分類堆放﹔所有投口設自動感應開關,揮一下手,蓋板自動抬起,不再臟手﹔濕垃圾專設冷庫,“凍”住異味。
投放環境更友好了,限時投放規則也變寬鬆了。以前早上、中午、晚間三個時段各開放3個小時,現在24小時都可以投放。“‘晚高峰’沒了,上夜班和喜歡吃夜宵的居民特別開心,不擔心排隊和錯過,垃圾不在家裡過夜。”物業經理孫燕青表示,改造前,每天早上總有十幾包垃圾扔在箱房門口,改造后,極少出現。
因環境友好而堅持分類的,還有緊鄰泰州路垃圾箱房的均泰麗軒小區5號樓、6號樓居民。
由於小區內部空間緊湊,樓道裡的垃圾桶短駁到沿街垃圾箱房,等候清運單位收運。過去十多年,因為信息不對稱,摸不准垃圾車抵達時間,經常發生垃圾桶在路邊等上兩三個小時的情況,異味和收運時的噪聲成了頑固的擾民問題。
改變在今年發生,曹家渡街道開辟了3條“生活垃圾清運公交站牌式精准報時示范線路”,均泰麗軒小區是濕垃圾線路10個收運點位的第7站。早上9點,保潔員看了一眼箱房外側的電子屏幕,預計到站時間為9點15分,便將濕垃圾桶推到路邊。9點13分,駕駛員肖正康駕車到站,僅用不到5分鐘就清空垃圾桶,趕往下一站。
“以前五樓以下都能聞到臭味,現在幾分鐘就結束了,大家感受到了堅持分類的好處。”居民代表鄭麗萍說,用垃圾分類換來更整潔的環境,這樣的意義特別有說服力。
不少中心城區的居住區至今沒有內設垃圾箱房的條件,盡可能不擾民,沿街收運垃圾桶是一項“精細活”。 陳璽撼攝
五年裡,“新時尚”用更深刻的意義、更豐富的價值獲得認同,激勵2400萬人堅持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除了讓小區環境更好,還能改善全球氣候?和平小區的曹英紅起初覺得這是遙不可及的“大道理”,直到走進老滬閔路上的碳匯科普體驗館。
際霖環保項目經理寬指著“舊物再生”小程序頁面說,他剛剛扔了3公斤舊書,按市場價可拿1.8元,同時收獲1.8個“碳積分”,還能看到這次分類投放減少了1.47公斤的碳排放。當攢到70個“碳積分”,可兌換一支140克的品牌牙膏。如果投放更多可回收物、減少更多碳排放,還能兌換肥皂、洗潔精、馬克杯、環保袋、收納盒、鋼筆等商品。
打開小程序,曹英紅稱自己是“減碳大戶”,今年以來,她分類投放了182公斤可回收物,貢獻了145公斤減碳量,不僅兌換了“買菜錢”和生活用品,還意識到這些可回收物進入循環處置鏈條相比當干垃圾焚燒或填埋減少了碳排放,“我從沒想到垃圾分類噶結棍(這麼厲害)!”今年以來,周邊居民通過小程序預約上門回收或到體驗館投放可回收物,累計減碳超過48噸。
在城投寬庭·江灣社區,借助正在試點的“低碳管家數智平台”,2800多位居民也直接感受到了垃圾分類的環保價值。
“小龍蝦殼很容易被當作干垃圾,如果正確扔進濕垃圾桶,在末端處置環節變成有機介質,最終返回土壤,相比焚燒可大幅減少碳排放。”上海城投城市發展研究院研發中心研究員張天倫介紹,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和垃圾桶底部的稱重裝置,可以分析出居民投放的垃圾類別和重量,計算出減排量,再換算成積分,計入居民的減碳賬戶。
不久的將來,居民減碳賬戶將復制推廣到更多社區,最終目標是和上海碳普惠平台對接。
碳普惠是為了鼓勵公眾的節能減碳行為而建立的正向引導機制,能夠記錄和量化公眾的低碳行為,通過商業、交易市場和政策等方式來引導和激勵公眾形成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垃圾分類減碳的意義重大,非常適用碳普惠來持續鞏固推進成效。”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畢珠潔表示,去年9月起,上海綠化市容部門聯合14家單位組成了政產學研團隊,形成的方法學已在主管部門備案,有待改進和論証。
目前得到了初步結論:以上海2021年的實際數據計算,上海垃圾分類全過程一年減少碳排放約117萬噸,居民源頭投放和后道環節的貢獻比約為7:3。按具體種類來分,每正確分類1公斤濕垃圾,全程減少碳排放0.1公斤至0.36公斤﹔每正確分類1公斤可回收物,全程減少碳排放0.2公斤至0.25公斤。
專家的普遍共識是,如果該論証通過且成立,未來將讓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行為得到碳減排的補償,從而獲得經濟效益,有助於構建一個新的垃圾分類價值認同閉環。
在許多推行垃圾分類的國外城市,分類的不斷細化和調整是必然趨勢。隨著公眾對垃圾分類意義、價值認知認同的加深,這一趨勢在踐行“新時尚”五年的上海開始顯現。
五年前,晶品購物中心還是城管部門突擊檢查發現混投垃圾的“差生”,五年后,這裡蛻變為精細化分類典型。
早上八點,晶品購物中心尚未開門營業,地下一層的垃圾中轉站已忙碌起來,保潔師傅將紙板和泡沫塑料分別放入對應的壓縮機,還有一台塑料粉碎機,將各類雜塑料粉碎成幾厘米大小的碎塊,這樣做是為了方便運輸、降低成本。
每種設備隻能“吃”下對應種類的可回收物,想要維持正常運轉,離不開商戶的配合。在6樓露台,鮮主火鍋店專門租了一塊區域用於可回收物分揀。“看似麻煩,其實省去了麻煩。”店長黃來先表示,及時分類,可大幅縮減清運成本。
“在別人看來麻煩的精細化分類,在商戶看來反而是省心,正是這份認同感,讓我們堅持把四分類升級為八分類。”精品購物中心物業服務中心負責人喬雲恆介紹,目前商場內80多家商戶都支持八分類,將可回收物細分為玻璃、金屬、塑料、紙、廢舊紡織品。為鼓勵精細化分類,商場允諾讓優秀商戶優先選擇電子屏幕廣告投放檔期,其他線上線下的宣發資源、評優獎勵也會向優秀商戶傾斜。
投放更方便、環境更友好、價值更凸顯,這些都是激勵精細化分類的重要因素,但核心“推手”是末端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的能力,它們有效運轉,才能讓公眾相信分類的努力“必有回響”,這樣構建的價值認同“閉環”才最堅固。
上海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正是這樣做的:推進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讓大家持續的付出不白費。在收運端,嚴格“專車專運”,配置四分類清運車5000多輛﹔建成1.5萬個服務點、205個中轉站、14個集散場,推動資源回收體系有效運轉。在處置端,通過建設焚燒設施15座、濕垃圾集中設施9座,使每天的生活垃圾焚燒和濕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從2018年底的1.4萬噸增加到3.6萬噸,“十四五”末將達到3.9萬噸。2021年11月底,全市提前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健全有效的收運處置體系激勵源頭分類,而公眾對垃圾分類意義、價值認知認同的加深,也給收運處置體系打了一劑持續轉型升級的“強心針”。
老港基地裡的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二期廠房內,生產運行主管倪宇晟抓起幾根虫干投入觀賞魚缸。與魚缸一牆之隔的是現代化的黑水虻工廠,產能開足,這裡一天可消納50噸濕垃圾。
“源頭分類越來越好,濕垃圾分出量穩定增長,讓三期項目有了‘底氣’。”倪宇晟表示,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三期項目預計2025年建成,屆時,一期、二期、三期一起發力,可消納上海每天產生的近一半濕垃圾,將4500噸濕垃圾轉化為用來發電的沼氣,或者新型飼料、肥料等。
黑水虻工廠也隨之擴容,濕垃圾消納能力有望提升至450噸/日,每天生產近百噸鮮虫。“一般7到10天,就能完成從虫卵到五齡幼虫的生產周期。每噸市場價在2000元至4000元,是十分搶手的水產養殖飼料。相比魚粉上萬元每噸的報價,黑水虻鮮虫、虫干粉相當有競爭力。”倪宇晟透露,工廠還在研究寵物食品、虫蛋白等賽道,濕垃圾的前景因市民的持之以恆而變得更美好。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